互補的父親

在《父親是座山》中,作者壹再強調,為了孩子,妳不要離婚,“即使妳的婚姻看起來已經無望,維持它;為了孩子們好,盡妳所能待在家裏陪他們”。作者甚至說,“妳可能會發現,挽救失敗婚姻的最好方法就是維系它,事情真的會變好。”
聽壹個居住在離婚率高達50%的國度的人講這樣的話難免有點可疑,但是我相信她的理由:為了孩子。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觀察到和體驗到的父親與母親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其今後跟自己建立的家庭的關系。有人說:壹個父親對他的孩子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愛他們的母親。
養育孩子,這是壹場兩個人的遊戲。最優秀的母親,也需要父親的互補。
父親總是趨向於鼓勵孩子去挑戰新的東西,並更獨立。受到挑戰的孩子更易於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技巧。
調查發現,那些經常被父親要求辦理壹些有責任性的事情,比如獨自洗澡,獨自過街的孩子,在思考測試中分數更高。在低幼階段,發展孩子完成任務的能力十分重要,而父親在此時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上,影響大於母親。
孩子在父親的挑戰中,學習新的技巧,而父親也同時教導了孩子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擁有壹個對家庭富於責任感的父親的孩子更可能擁有內在的控制感,也就是說這些孩子更易於相信他們的成就或失敗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努力而非外界的因素。這樣的孩子更趨向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很少為自己的錯誤責怪他人。
另外,父母來自不同的家庭和背景,各自的修養和習性也會潛移默化地帶入對孩子的教育之中,無形地擴展孩子的視野和發展天地。
我先生被我嬉皮士出身的公公約束,小時候幾乎沒有看過迪斯尼或其他資本主義的大品牌兒童作品,我呢,從小在民間傳說和故事裏長大,從兒童時期就是鐵桿文學女青年,結果,給孩子買書、讀書,我們各成體系。
我的書都是故事書,圖片越美,故事越浪漫,越愛讀給兒子們聽;而先生呢,只買科普讀物,只給孩子讀知識性信息性介紹性的書。後來孩子們養成習慣,每天晚上睡前讀書的時候,各自去選壹本中文書,壹本英文書,其中壹定壹本是故事書,壹本是知識書。
很多女人天性柔和、浪漫,無論選擇書籍或者玩具,總是趨向於溫暖陽光感性的方面,此時,如果有父親的參與,加入壹些陽剛、科學、理性的氣質,對孩子來說,是壹件幸事

第一篇博文

这是您的第一篇文章。点击“编辑”链接修改或删除该文章,或者开始撰写新文章。如果您愿意,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告诉读者您创建此博客的原因以及您打算使用它做些什么。如需帮助,欢迎您前往支持论坛提问。